日前臉書上有 [Ming Chin Tsai](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93778194422330/user/100000282275049/?__cft__[0]=AZXj8Z_Uk4pJcI51EMC6uUvH0V2A690RFnSXiCGXLQYuxFGSnDyyx_spOVw7A7ldOrHaveHbZXzbR2OFd8VZcFPkvVEUHmulwFNw4I1v4rcY55ow0vVxIsvAgp4IFD8rs9FXrLbGc1kBsqh9jMVCoyFe&__tn__=-UC%2CP-R) 以 "[「我睡了95個男人」後成為東大寺住持的宗性令人目瞪口呆的自白與誓言](https://m.facebook.com/groups/1093778194422330/permalink/1661202511013226/?mibextid=Nif5oz)" 為題翻譯了大塚ひかり一篇有關寺院性文化的文章。其實文中談及的男色在中國古代也有不少。如韓非子·《説難》有談及彌子瑕因“色衰愛馳”而被衛國國君所棄。。。;而天主教神父中不時有傳出的戀童醜聞亦然。。。性、性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由來已久。有記載的除了中國的《韓非子》外,古希臘羅馬也有不少呢。。。。 在 “Sex Cultures” 一書中,Amin Ghaziani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如何思考性和文化是理解性行為的核心組成部分。這本書補充了他之前關於同性戀社會運動的研究([The Dividends of Dissent: How Conflict and Culture Work in Lesbian and Gay Marches on Washington](https://press.uchicago.edu/ucp/books/book/chicago/D/bo5772537.html) (2008))以及同性戀社區不斷變化的環境(There Goes the Gayborhood? (2014))。這些書表明 Ghaziani 已經確立了自己作為性、社會運動和文化社會學學者的地位。它們還展示了他的方法論的實用性:將文化分析應用於歷史事件可以幫助揭示社會變革的驅動因素。在他的 “Sex Cultures” 中,Ghaziani 展示了他對這些領域的深入了解、強有力的分析以及清晰的對話式寫作風格。這些優勢使得本書對於任何對性、社會變革或 LGBTQ 問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都非常有用。Ghaziani 對性研究的現有知識進行了全面的概述,同時還利用獨特的文化方法推進了該領域的各個方面。儘管有人擔心他的一些主張隱含的普遍性,但 Ghaziani 的 “Sex Cultures” 對於任何對這些問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各個級別的本科生。在整本書中,他借鑒了大量關於性的跨學科研究和理論,使讀者處於更廣泛的文獻中。Ghaziani 在每章的開頭和結論中利用這些文獻和案例研究,幫助讀者探索如何在歷史和日常生活中揭示看似抽象的性和文化概念。 Amin Ghaziani 對這本書的主要貢獻是他利用文化視角,重點關注社會力量影響性概念創造的方式。為了強調這種關係,他在全文中重複了以下公式:性+文化=性。這種文化方法強調了性行為是基於生物學和社會構建的。Ghaziani 首先要求讀者重新審視他們對性的假設,並利用他們的文化想像力來看待周圍的性文化。性文化是指 “賦予我們的身體意義的不同背景和習俗,以及我們在追求快樂時使用它們的方式”( p 16 )。那麼,性文化是各種社會制度和實踐創造的集體文化意義。對於 Ghaziani 來說,性文化的研究旨在挑戰讀者重新思考他們對性和性行為的看法,認為性和性行為是嚴格生物學的、完全私密的、終生不變的。他認為,利用文化想像力來審視性文化為理解當代生活中復雜的性概念開闢了新的途徑。Ghaziani 希望讀者能從這部作品中獲得關於性和文化的三個主要見解。 第一個目標是讓讀者重新思考性在身體和生物學之外的意義。 二是將讀者的性觀從私人領域拓展到公共領域。 第三個目標是展示性的主導意義如何是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產物。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Ghaziani 通過本書的實質性章節探討了四個主題。第一章將性置於 “The City” 中,討論主要城市中 “同性戀社區” 的出現、最近的衰落和歷史重要性。他描述了這些社區的文化元 素 —— 不同的機構、機構、符號、習俗、紀念活動和歷史 —— 闡明了與性相關的文化意義如何在這些社區中運作。Ghaziani 通過質疑 “同性戀大遷徙” 的前因後果來審視這些城市地區的歷史( p 33 )。通過他的歷史鏡頭,他審視了愛情和親密關係、不同的製度、經濟機會以及性別不平等對同性戀者形成社區的作用。 然後,他批判性地考慮了異性戀者進入並可能吸納同性戀社區的影響,以及 “LGB” 權利和公眾接受度的增加,這使得我們似乎處於 “後同性戀” 時代。 當 Ghaziani 指出政治性文化在不同的活動團體中可能有所不同時,他進一步發展了性文化的概念。 隨著 “同性戀文化的異性戀化”( Lisa Duggan 可能稱之為同性戀規範 )以及隨之而來的強烈反對,同性戀活動人士被迫完善他們的性文化,特別是在他們關於相同和差異的想法方面。Ghaziani 表明,在婚姻平等努力中,思維方式的轉變是顯著的,因為活動人士放棄了早期將婚姻視為公民權利(差異)的策略,轉而支持關於愛和承諾的普遍性(同一性)的觀點。Ghaziani 認為,社會運動理論未能考慮到政治性文化的這些變化如何成為抗議浪潮的關鍵。 最終,本章表明性文化是集體的,具有強大的社會性和政治性。 在第二章 “Politics and Protest” 中,他利用他在政治抗議和社會運動方面的豐富專業知識,繼續展示文化如何塑造性行為。他撰寫了 LGBTQ 政治的歷史記錄。在這他討論了兩種獨特且極具爭議的激進主義戰略方法:是強調相同性還是差異性來爭取權利和認可。然後他回顧了三種政治性文化的文獻。他首先考察了對兩種強調差異的早期政治性文化的研究:“同性戀解放和女同性戀女權主義” 和 “酷兒激進主義”。然後,他將這些性文化與最近圍繞 “婚姻平等” 合法化的激進主義進行了比較,後者做出了強調同一性的戰略選擇。通過討論一些關於相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論和爭議,Ghaziani 展示了不同的政治性文化如何在同一社會運動中出現,並討論了文化對 LGBTQ 政治的重要性。 在第三章 “Heterosexualities” 中,Ghaziani 通過提出挑戰 “異性戀是非歷史性的” 這一觀念的研究,繼續他對酷兒世界的審視。繼續利用 Jonathan Ned Katz 頗具影響力的著作 “The Invention of Heterosexuality” 來研究異性戀社會結構的變化,構建了一幅異性戀在不同時期的含義的歷史地圖。 Katz (1995) 將 1820 年至 1982 年分為七個不同的時間段,每個時期對於異性戀的含義都有自己的總體規範。通過定義這些階段,Katz 表明意義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作為對社會趨勢的反應而創造的。雖然他在簡明地描述這些階段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本章的主要貢獻是Ghaziani 添加的三個新階段,以描述自 1982 年以來發生的情況。他的附加階段具有理論邏輯和經驗支持。他用大量的例子表明,特別是在最近的階段,人們正在以更加自覺和本能的方式表達異性戀。他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術語(同性戀模糊、同性戀、都市美男、兄弟情、花花公子性、兄弟工作 )來論證 “異性戀文化想像力的多元化” 意味著異性戀文化更容易接受同性吸引力、身份、 和行為( p 111 )。本章的主題支持 Ghaziani 的論點,即語言和意義對性有影響 。對異性戀這樣的主導地位的探索不僅有助於理解其固有的特權,而且有助於理解它可能造成的壓迫。儘管 Ghaziani 的討論重點是異性戀,但本章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來理解一般性行為。然後,他使用最近來自學術研究、流行文化和媒體的例子來展示性身份是如何通過語言和行為來表現、展示、政治化和協商的。最有趣的一點之一是 Ghaziani 對直男性行為和他們對異性戀文化的堅持的區分。通過對性流動性和異性戀男性同性行為的研究的考察,他似乎暗示異性戀文化可能正在發生轉變。這些例子為未來的研究人員帶來了新的、令人興奮的探究線索。 在第四章 “Studying Sexuality” 中,他討論了研究性的挑戰。他首先討論了自我認同為女同性戀、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的人與從事同性性行為的人相比的差異。然後,他討論了同性行為和吸引力的比率如何因性別和種族而異,強調不同群體如何將不同的文化含義賦予性行為。本章隨後探討瞭如何 “衡量” 同性戀和雙性戀,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如何研究跨性別人羣,以及研究性的最佳實踐。自始至終,他都強調文化敏感性在調查生成中的重要性,同時還對通過統計數據專門理解性行為提出了相關批評。最後,Ghaziani 考慮瞭如何研究複雜的性概念這一難題。例如,如果性行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是流動的和變化的,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那麼實施和衡量性行為的最佳方法是甚麼? 這些問題很重要,因為經驗數據對於影響政策變化和使多樣化的性別身份正常化是必要的。本章的一個關鍵優勢是 Ghaziani 對性調查最佳實踐的建議。他的想法圍繞著語言 :你學到甚麼取決於你問甚麼,某些語言不會引起每個人的共鳴。最終,Ghaziani 藉此機會提醒讀者我們的感知和科學的構建本質。

去电报查看

相关推荐

日前臉書上有 [Ming Chin Tsai](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93778194422330/user/100000282275049/?__cft__[0]=AZXj8Z_Uk4pJcI51EMC6uUvH0V2A690RFnSXiCGXLQYuxFGSnDyyx_spOVw7A7ldOrHaveHbZXzbR2OFd8VZcFPkvVEUHmulwFNw4I1v4rcY55ow0vVxIsvAgp4IFD8rs9FXrLbGc1kBsqh9jMVCoyFe&__tn__=-UC%2CP-R) 以 "[「我睡了95個男人」後成為東大寺住持的宗性令人目瞪口呆的自白與誓言](https://m.facebook.com/groups/1093778194422330/permalink/1661202511013226/?mibextid=Nif5oz)" 為題翻譯了大塚ひかり一篇有關寺院性文化的文章。其實文中談及的男色在中國古代也有不少。如韓非子·《説難》有談及彌子瑕因“色衰愛馳”而被衛國國君所棄。。。;而天主教神父中不時有傳出的戀童醜聞亦然。。。性、性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由來已久。有記載的除了中國的《韓非子》外,古希臘羅馬也有不少呢。。。。 在 “Sex Cultures” 一書中,Amin Ghaziani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如何思考性和文化是理解性行為的核心組成部分。這本書補充了他之前關於同性戀社會運動的研究([The Dividends of Dissent: How Conflict and Culture Work in Lesbian and Gay Marches on Washington](https://press.uchicago.edu/ucp/books/book/chicago/D/bo5772537.html) (2008))以及同性戀社區不斷變化的環境(There Goes the Gayborhood? (2014))。這些書表明 Ghaziani 已經確立了自己作為性、社會運動和文化社會學學者的地位。它們還展示了他的方法論的實用性:將文化分析應用於歷史事件可以幫助揭示社會變革的驅動因素。在他的 “Sex Cultures” 中,Ghaziani 展示了他對這些領域的深入了解、強有力的分析以及清晰的對話式寫作風格。這些優勢使得本書對於任何對性、社會變革或 LGBTQ 問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都非常有用。Ghaziani 對性研究的現有知識進行了全面的概述,同時還利用獨特的文化方法推進了該領域的各個方面。儘管有人擔心他的一些主張隱含的普遍性,但 Ghaziani 的 “Sex Cultures” 對於任何對這些問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各個級別的本科生。在整本書中,他借鑒了大量關於性的跨學科研究和理論,使讀者處於更廣泛的文獻中。Ghaziani 在每章的開頭和結論中利用這些文獻和案例研究,幫助讀者探索如何在歷史和日常生活中揭示看似抽象的性和文化概念。 Amin Ghaziani 對這本書的主要貢獻是他利用文化視角,重點關注社會力量影響性概念創造的方式。為了強調這種關係,他在全文中重複了以下公式:性+文化=性。這種文化方法強調了性行為是基於生物學和社會構建的。Ghaziani 首先要求讀者重新審視他們對性的假設,並利用他們的文化想像力來看待周圍的性文化。性文化是指 “賦予我們的身體意義的不同背景和習俗,以及我們在追求快樂時使用它們的方式”( p 16 )。那麼,性文化是各種社會制度和實踐創造的集體文化意義。對於 Ghaziani 來說,性文化的研究旨在挑戰讀者重新思考他們對性和性行為的看法,認為性和性行為是嚴格生物學的、完全私密的、終生不變的。他認為,利用文化想像力來審視性文化為理解當代生活中復雜的性概念開闢了新的途徑。Ghaziani 希望讀者能從這部作品中獲得關於性和文化的三個主要見解。 第一個目標是讓讀者重新思考性在身體和生物學之外的意義。 二是將讀者的性觀從私人領域拓展到公共領域。 第三個目標是展示性的主導意義如何是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產物。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Ghaziani 通過本書的實質性章節探討了四個主題。第一章將性置於 “The City” 中,討論主要城市中 “同性戀社區” 的出現、最近的衰落和歷史重要性。他描述了這些社區的文化元 素 —— 不同的機構、機構、符號、習俗、紀念活動和歷史 —— 闡明了與性相關的文化意義如何在這些社區中運作。Ghaziani 通過質疑 “同性戀大遷徙” 的前因後果來審視這些城市地區的歷史( p 33 )。通過他的歷史鏡頭,他審視了愛情和親密關係、不同的製度、經濟機會以及性別不平等對同性戀者形成社區的作用。 然後,他批判性地考慮了異性戀者進入並可能吸納同性戀社區的影響,以及 “LGB” 權利和公眾接受度的增加,這使得我們似乎處於 “後同性戀” 時代。 當 Ghaziani 指出政治性文化在不同的活動團體中可能有所不同時,他進一步發展了性文化的概念。 隨著 “同性戀文化的異性戀化”( Lisa Duggan 可能稱之為同性戀規範 )以及隨之而來的強烈反對,同性戀活動人士被迫完善他們的性文化,特別是在他們關於相同和差異的想法方面。Ghaziani 表明,在婚姻平等努力中,思維方式的轉變是顯著的,因為活動人士放棄了早期將婚姻視為公民權利(差異)的策略,轉而支持關於愛和承諾的普遍性(同一性)的觀點。Ghaziani 認為,社會運動理論未能考慮到政治性文化的這些變化如何成為抗議浪潮的關鍵。 最終,本章表明性文化是集體的,具有強大的社會性和政治性。 在第二章 “Politics and Protest” 中,他利用他在政治抗議和社會運動方面的豐富專業知識,繼續展示文化如何塑造性行為。他撰寫了 LGBTQ 政治的歷史記錄。在這他討論了兩種獨特且極具爭議的激進主義戰略方法:是強調相同性還是差異性來爭取權利和認可。然後他回顧了三種政治性文化的文獻。他首先考察了對兩種強調差異的早期政治性文化的研究:“同性戀解放和女同性戀女權主義” 和 “酷兒激進主義”。然後,他將這些性文化與最近圍繞 “婚姻平等” 合法化的激進主義進行了比較,後者做出了強調同一性的戰略選擇。通過討論一些關於相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論和爭議,Ghaziani 展示了不同的政治性文化如何在同一社會運動中出現,並討論了文化對 LGBTQ 政治的重要性。 在第三章 “Heterosexualities” 中,Ghaziani 通過提出挑戰 “異性戀是非歷史性的” 這一觀念的研究,繼續他對酷兒世界的審視。繼續利用 Jonathan Ned Katz 頗具影響力的著作 “The Invention of Heterosexuality” 來研究異性戀社會結構的變化,構建了一幅異性戀在不同時期的含義的歷史地圖。 Katz (1995) 將 1820 年至 1982 年分為七個不同的時間段,每個時期對於異性戀的含義都有自己的總體規範。通過定義這些階段,Katz 表明意義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作為對社會趨勢的反應而創造的。雖然他在簡明地描述這些階段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本章的主要貢獻是Ghaziani 添加的三個新階段,以描述自 1982 年以來發生的情況。他的附加階段具有理論邏輯和經驗支持。他用大量的例子表明,特別是在最近的階段,人們正在以更加自覺和本能的方式表達異性戀。他提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術語(同性戀模糊、同性戀、都市美男、兄弟情、花花公子性、兄弟工作 )來論證 “異性戀文化想像力的多元化” 意味著異性戀文化更容易接受同性吸引力、身份、 和行為( p 111 )。本章的主題支持 Ghaziani 的論點,即語言和意義對性有影響 。對異性戀這樣的主導地位的探索不僅有助於理解其固有的特權,而且有助於理解它可能造成的壓迫。儘管 Ghaziani 的討論重點是異性戀,但本章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來理解一般性行為。然後,他使用最近來自學術研究、流行文化和媒體的例子來展示性身份是如何通過語言和行為來表現、展示、政治化和協商的。最有趣的一點之一是 Ghaziani 對直男性行為和他們對異性戀文化的堅持的區分。通過對性流動性和異性戀男性同性行為的研究的考察,他似乎暗示異性戀文化可能正在發生轉變。這些例子為未來的研究人員帶來了新的、令人興奮的探究線索。 在第四章 “Studying Sexuality” 中,他討論了研究性的挑戰。他首先討論了自我認同為女同性戀、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的人與從事同性性行為的人相比的差異。然後,他討論了同性行為和吸引力的比率如何因性別和種族而異,強調不同群體如何將不同的文化含義賦予性行為。本章隨後探討瞭如何 “衡量” 同性戀和雙性戀,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如何研究跨性別人羣,以及研究性的最佳實踐。自始至終,他都強調文化敏感性在調查生成中的重要性,同時還對通過統計數據專門理解性行為提出了相關批評。最後,Ghaziani 考慮瞭如何研究複雜的性概念這一難題。例如,如果性行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是流動的和變化的,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那麼實施和衡量性行為的最佳方法是甚麼? 這些問題很重要,因為經驗數據對於影響政策變化和使多樣化的性別身份正常化是必要的。本章的一個關鍵優勢是 Ghaziani 對性調查最佳實踐的建議。他的想法圍繞著語言 :你學到甚麼取決於你問甚麼,某些語言不會引起每個人的共鳴。最終,Ghaziani 藉此機會提醒讀者我們的感知和科學的構建本質。

查看详情

蘇賡哲先生在臉書日前連續為貓說了一些話: 教師王磊:「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貓,不如說是貓選擇了和人一起生活並馴化著人類」。善於換角度思考的人,可能覺得他有道理。" "如果馴化的意思是令某種動物為我做事,為我提供生活資源,使我高高在上,不必操勞,則貓確實已馴化了人類。" "狼馴化為狗。但沒有人覺得貓是老虎馴化而來。反而說貓是老虎師傅。陸遊説貓「教虎百為,唯不教上樹」。機心貓留了一手,免得徒弟反噬。" ... 蘇賡哲 貓可能比狗幸運,因為中国有惡名昭彰的玉林狗肉節,但好吃的中国人尚未至於對貓如此。當然,誰知將來如何?雖然狗並不總是我們溫順的伙伴,但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一。 事實上,基因證據表明,狗大約在 33,000 年前從它們的野狼祖先中分離出來。人類何時馴化了其他動物,為甚麼? 這條時間軸根據考古發現突出了 15 種不同動物的馴化時期。由於準確的時間很難確定,而且對該主題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因此這些估計可能會相差數千年。 動物的馴化是一個通過選擇性育種完成的特定過程。 一般來說,家養動物遵循以下大部分標準,馴化不僅僅取決於動物的特徵; 它也有人類文化的成分。 並不是歷史上所有的人都追求它: ~ 在遺傳上不同於它們的野生祖先,並且作為遺傳特徵對人類更友好。 ~ 依賴人類的食物和繁殖。 ~ 它們極難或不可能與野生同類繁殖。 ~ 顯示馴化綜合症的身體特徵,例如較小的頭骨、鬆軟的耳朵或毛色變化。 馴化不同於馴服動物,後者是人類將野生動物置於圈養條件下生活。雖然一些研究表明家養動物可以在野外繁衍生息,但家養動物通常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擊,因為它們缺乏幫助野生動物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某些優勢、本能或特徵。 人類馴養動物有多種原因:有些動物是為了食物、工作、陪伴或三者兼而有之。在狗之後,綿羊、牛和豬等家畜被認為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一。 大約在同一時間,人類從狩獵採集生活方式轉變為農業社會。馬被認為是最早被馴化用於工作的動物之一。 科學研究表明,現代馬起源於中亞,並因其出色的背部力量和整體韌性而被精心培育。在馴化動物方面,食草動物(如牛)通常是最容易轉化的,因為它們比依賴肉類或穀物的動物更容易餵養,而肉類或穀物需要自己採購或馴化。 物種的馴化幫助創造了我們的現代社會。 馴化植物和動物創造了一個糧食生產穩定的世界,這使世界範圍內的人口數量激增。這是因為農業意味著更少的人可以大規模地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因此人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其他事情,如創造性追求、科學研究等。這讓我們有時間創造有助於提高農業效率的工具 和農業,導致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世界。 在全球範圍內,在過去幾千年的不同時期,馴養動物的進化史受到人類與最親近的動物之間無數、複雜和多樣的相互作用的極大影響。 動物馴化過程對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的綜合,從馴化初始階段背後的豐富生物學到品種的創造如何反映影響生物圈的文化和社會變革。 動物馴化被認為是一個複雜的多階段過程,它在行為、形態和生理上改變了馴化動物相對於其野生祖先的行為。 自達爾文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關注馴化的歷史。 一般認為要確定物種的馴化起源,關鍵是要發現它們的祖先並確定大致的本地馴化。 馴化一直是來自不同專業的幾項研究的重點。 研究馴化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對於了解文明的起源和馴化物種的進化至關重要。 人類和家畜的發展都很難自圓其說,早期動物馴化過程中發生的遺傳變異仍然模糊不清。 進化生物學最近和潛在的應用可能會為主要的社會挑戰提供答案。 重要的是要研究環境與受現代環境適應影響的生物特徵之間的關係,以及在馴化期間由環境觸發的選擇模式。 一旦馴化發生,基因流動和選擇壓力等幾個事件就會發生,從而導致基因組和表型的改變。 人們很容易將動物馴化稱為人類最古老、運行時間最長的實驗,但古生物學教授 Marcelo R. Sánchez-Villagra 不敢苟同。 這值得引用 “The Process of Animal Domestication” 一書中有關動物馴化過程中的一句話來定下基調:“隨著實驗的進行,馴化實際上很差; 涉及的變量太多而幾乎沒有控制權,並且沒有關於事情如何開始的記錄”( p 206 )。 本書出色的結構防止它成為壓倒性的信息轉儲,使其成為跨越大量學科的有價值的數據綜合,確實相信將引起廣泛研究人員的興趣。 在深入研究之前,讓我們考慮一下本書的範圍 。 本書有關動物馴化過程側重於遺傳學、進化、發育和形態學。 對這些主題所做的研究如此之多,以至於這裹幾乎沒有涉及動物行為。此處涵蓋的大部分研究是關於哺乳動物(狗的特點很突出)和鳥類,魚 ( 第九章: "fish domestication")和昆蟲 (第十章:"insect domestication" )在書的末尾有兩個簡短的章節 。 由於很多人都養寵物,而且更多人在某個時候養過寵物或農場動物,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了解馴化。 那麼,將第一章“Pathway in Time and Space ”描述為“你認為你所知道的關於馴化的一切都是錯誤的”是多麼恰當。 忘記馴化中心的概念,或者忘記它是一個歷史事件:“馴化是一個過程,一個過渡,沒有明確的地點和時間界限”( p 25 )。 放棄以人為中心的觀點,將馴化視為我們有意和以目標為導向的決定。 相反,考慮一下我們沒有長期願景的選擇,動物也有代理,有些可能選擇馴化。 忘記野生和馴化之間的二分法,而是考慮“逐漸加強關係的連續體 [...]”( p 1 )。 因此,尋找“第一個”或“最古老”的例子是錯誤的; 在動物考古學中還有許多其他更相關的問題要問。 比較當前的野生種羣和家養種羣充滿了困難:“沒有現存種群是任何羣體的祖先種羣”( p 14 )。 現已馴化的野生種羣通常已經滅絕。 簡而言之,這一章讀起來就像一個發人深省的現實檢驗,可以說是本書的亮點。 現在確實由於很多人都養寵物,我們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自己了解馴化。 恰當地,第一章正如前述可以描述為“關於馴化,你自以為知道的一切都是錯誤的”。第 3 章至第 7 章則構成本書的核心內容,涵蓋遺傳學、進化、發育和形態學。 這裏的素材太多了,只能來一個主觀的亮點捲軸。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討論了家養動物如何闡明生物學,以及生物學如何闡明家養動物。 換句話說,他討論了使用家畜作為模式生物的研究和馴化生物學的研究。 第二章 ("The genetics of domestication) 叙述了 Thomas Hunt Morgan 和 Sewall Wright 研究了家養動物,為遺傳學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同時研究遺傳學揭示了家養動物的性狀是如何產生的,例如鴿子不同頭冠的突變。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相同的基因是否涉及不同物種的家養表型。 到目前為止,答案是否定的。 鑑於不同的系統發育歷史,不同的基因負責產生相似的表型。 在進化發育生物學或 evo-devo ( 如果發育生物學研究“細胞如何成為一個完全形成的有機體”,那麼 evo-devo 研究“這個過程如何改變” 進化過程”,p 90 ) 的研究中,家畜是模式生物,例如比較胚胎學 ( p 92 ),而 evo-devo 研究表明,例如數字形成過程中的發展偏差。 在豬身上,早期肢體模式形成過程中的基因下調意味著一些腳趾不會形成,而在馬身上會形成,但增加的細胞死亡會雕刻剩餘腳趾周圍的組織。 關於個體發育(從卵到成體的發育)的章節( 第五章: "ontogenetic change" ) 重點介紹了使用家養動物的研究讓我們了解了導致不同表型的發育機制。 關於生活史和生長的第六章(“life history and growth ”)主要關注馴化如何影響個體發育,例如生長、繁殖力、繁殖的季節性、窩產仔數、妊娠期長度、性成熟、牙齒萌出和壽命。 關於形態多樣化的章節(第七章:“morphological diversification”)同樣展示了家養動物如何成為探索形態空間概念(“潛在表型的宇宙”[p. 172])的最受歡迎的研究對象,以及馴化如何導致變異,例如毛色、體型和比例、大腦大小和解剖結構,以及頭骨和牙齒的大小和形狀。 這些核心章節之後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章節,講述了一些零散的事情。 在此,Sánchez-Villagra 認為野化不僅僅是馴化的倒轉。 野生動物永遠不會完全恢復到野生狀態,同時環境通常會發生變化,這通常是由於人類的干擾。 他討論了對雞、老鼠的馴化實驗,對銀狐的著名長期研究,以及是否存在馴化綜合症。 這就是馴服選擇導致一系列同時發生的表型變化的想法,這是一個“一攬子交易”,包括鬆軟的耳朵、減少的攻擊性和更小的大腦。 Sánchez-Villagra 更為謹慎:雖然哺乳動物之間存在一些普遍的變化,但幾乎沒有普遍的家養特徵:“馴化產生,就像在進化中發生的那樣,產生奇妙的變異和缺乏普遍性”(p viii )。 最後,第八章(“feralization and experimental Domestication”)探討馴化是否會加快進化速度。 這裡討論的研究結果喜憂參半,似乎“人為干預本身並不一定會加速生物體的進化速度”( p 217 )。

查看详情

「哥哥」現身雲南,有圖但不可信 假設你收到以下訊息,還有照片(見本文附圖),你信嗎? 「據了解,『哥哥』張國榮在雲南西雙版納現身。消息人士指,『哥哥』在西雙版納夜市一家燒烤店工作,疑似是老闆。消息人士又指,『哥哥』沒戴口罩,旁邊不見『唐唐』。#有圖有真相 #不可不信」 這段文字當然是我虛構的,也可說是對某TVB前主播「致敬」之作。事實是:近日網傳一些據說是拍於雲南夜市的照片,相中人的側面、髮型均酷似張國榮(假設不是改圖),乍看幾可亂真,更有人認為是「哥哥再世」。相片來源是抖音。 勿以為我虛構的訊息太荒謬,決不會有人信。外國向來就有人深信,「貓王」皮禮士利依然活着,只是透過「假死」來躲避黑手黨而已。(注1)要虛構一個故事「解釋」張國榮為什麼活着,就算沒有倪匡的豐富幻想力,我認為也不難做到。你講得出,就一定有人信。真的,只要夠大膽,人人都可以扮愛因斯坦。 現在很多人相信「假新聞」,固然是「吳京大腦」,但有時也因為我們活在昏亂的世代,根本無從知道什麼可信、什麼不可信。例如這幾天有一宗非常荒唐的「假新聞」,關於歐洲領袖「覲見」習近平,就屬於難分難解的「假新聞」大戰。 本周一《南華早報》指收到消息,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和西班牙首相山齊士,均獲邀於11月訪問北京,與習近平會面。到周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卻在新聞發佈會上,直斥《南早》報道為「假新聞」,斬釘截鐵地說:「我不知道他們從哪裏得到的資訊。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這是假新聞。」 但最令人想不到的是,《南華早報》在趙立堅回應的同日晚上(即昨晚),非但沒有為外交部「定性」的「假新聞」致歉,反以「China denies inviting European leaders to meet Xi, but sources confirm approach has been made」為題,進一步引述某位歐盟高級外交官的話,指北京確曾接洽歐洲四國領袖,邀請他們11月來訪。(注2) 據《南早》報道,這名高級外交官說:「我認為,他(習)希望舉行一場加冕典禮,讓世界領袖來北京向習三世致敬,像拿破崙三世一樣(He wants, I think, something like a coronation ceremony where the leaders of the world come to Beijing to pay tribute to Xi the third, like Napoleon the third)。」連中国嗌交部也不怕,《南早》後台似乎超硬。 像以上事例,究竟誰在發布「假新聞」,就遠非平民所能fact-check。有論者試圖從「常理」分析,認為《南早》消息是假的,如顏純鈎先生說:「按理,在如此敏感時刻,習近平應該如履薄冰低調做人,以顯示對是否連任不著緊,那才是識大體顧大局的表現,才能得到老人幫的歡心,他連任的機會才會更高」,但「邀請歐洲四國領袖同一時間訪華,這是歷史上從來未見的大動作,其形式有如歐洲四國領袖被習近平召喚,前來向中共朝聖」,「這樣安排的可能性等於零。」(注3) 說歐洲領袖不願接受這種安排,我還能相信,但說「習近平應該如履薄冰低調做人」,或什麼「老人幫」之類,就未免太扯了。《南早》引述的「消息人士」是否可信,也許言之尚早,但他們的消息來源,應該還未淪落到與某些KOL的水平等量齊觀吧? 像那個TVB前主播,日前聽信「消息人士」一面之詞,發布「林鄭抵達倫敦」的驚世消息,結果翌日被現身會展的林鄭打臉,固然無比尷尬,但只要他馬上誠懇道歉,我覺得尚算有記者基本操守的。然而他第一反應不是道歉,而是強辯,直到後來似見輿情不妙,才「浪子回頭」致歉——sor,浪子嚟講我只睇王傑。 昨天在臉書上,見不少專業新聞工作者,俱就此事各抒己見,點出這前主播的問題,我閱後十分認同。現選數篇公開評論,文末附上鏈結(注4),推薦給一般讀者,但願大家若有餘力支持海外新聞工作者,也明白到底什麼人才值得支持,因為你的選擇如何,你的世界亦必如何。 注 1 https://bit.ly/3aPk4np 2 https://bit.ly/3aN90XX 3 https://bit.ly/3B4chwK 4 Allan Au評 https://bit.ly/3PCI2S1 楊量傑評 https://bit.ly/3v1b1qg Miuyan Lam評 https://bit.ly/3ohJr4o 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查看详情

**英大臣:如果脸书不遵守新《网络安全法》 扎克伯格“绝对可能入狱”** 据英国天空新闻频道、《独立报》5日报道,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娜丁·多里斯日前警告称,如果社交媒体Facebook不遵守该国新的《网络安全法》,该平台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绝对”有入狱风险。 报道称,英国《网络安全法》法案于当地时间4日补充了一系列刑事犯罪事项,以此迫使社交媒体公司对非法内容采取更快的行动。在此背景下,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娜丁·多里斯接受了英国泰晤士电台采访。 当被问及如果Facebook平台没有遵循这一新规、扎克伯格是否会因此入狱的问题时,多里斯先是表示,她希望该法案是对在线平台的一个通知:“现在就让你知道这是什么,所以开始做你应该做的事吧。”随后主持人询问平台高管如果不遵守是否有入狱风险,她回应:“绝对的。”(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娜丁·多里斯 资料图)不过,多里斯这一强硬说法遭到了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NSPCC)负责人安迪·伯罗斯的反对,他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很明显,除非《网络安全法》得到充分加强,刑事制裁的结果只会徒有其表。”伯罗斯说道。 为整饬网络乱象,英国政府于2021年发布酝酿已久的《网络安全法》草案,声称要让英国变成“上网最安全的国家”。英国《泰晤士报》上月24日报道称,英政府推动的这部《网络安全法》草案主要针对Facebook及Twitter这类社交媒体巨头,敦促它们移除“有害内容”。根据草案界定,有害内容可能虽未触及法律底线,但仍会对受众造成伤害,比如鼓励自残言论、各类谣言和虚假信息等。 —— cnBeta

查看详情

#人间百态 #散布谣言 #违法犯罪 #科普辟谣 #台湾 #Taiwan **【网传「北部疫情严重 每晚运尸到台中烧」 北市警专案追查】 **#台北 市刑大日前接获检举,指有民众在脸书上,散布「「台湾北部城市疫情严重,每晚后半夜要好几辆卡车拉尸体到台中焚化…政府不敢公布…高官都早准备好出逃专机」警方认为是恶意不实的假讯实,已成立专案追查散布者。 警方表示,该民众在脸书上张贴相关言论,还附上1张疑为医院运送尸体的照片,绘声绘影指称北部尸体运至台中焚化,经与台湾事实查核中心证实后为假讯息,随意散布如有民众误信,可能影响疫情控制,因此北市刑大已组成专案,针对IP进行追查。 北市刑大大队长陈明君呼吁,疫情相关资讯以指挥中心公布为主,民众接获来源不明讯息,应先进行查证,勿随意散播、转传,以免触犯「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防治及纾困振兴特别条例」第14条,或「社会秩序维护法」第63条第1项第5款规定,依法最高可罚300万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中时新闻网](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03005972-260402))

查看详情

**扎克伯格被美国一刊物评为“年度恶人”**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社交平台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日前被《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刊物评为“年度恶人”,理由是他创建了“世界上最糟糕、最具破坏性的网站”。 《新共和》杂志是美国一家自由主义刊物,1914年创刊,以政治、当代文化和艺术评论见长。值得一提的是,该刊物出版人、执行主席克里斯·休斯同时也是脸书的联合创始人。 新闻周刊:马克·扎克伯格因创建“世界上最糟糕的网站”获评“年度恶人”据报道,曾在《新共和》上发表过多篇文章的纽约作家、美国体育媒体Defector Media的联合创始人大卫·罗斯23日送给扎克伯格这一不光彩的“荣誉”,指责后者愚蠢,还抨击脸书“以许多明显和不可避免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无比愚蠢、丑陋和糟糕”,是一个“差劲”的网站。 罗斯在评论词中写道:“脸书与扎克伯格的最大共同点是,它糟透了。”文中指责脸书网站存在“反人类罪行”,向用户推荐“各种病毒式的愚蠢言论和广告”等等;还坚称扎克伯格“从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网站上不合理地赚了大钱”,并嘲讽扎克伯格计划用“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将脸书定义为“虚拟现实世界的领导者”。 —— cnBeta

查看详情

频道历史

#0000 ibrojamanto = libro jamanto 愛書 人生不免會遇到種種問題、疑惑……能有良朋同探討固然好。不然透過書籍(其他人、先輩的智慧)而獲得啟迪亦是佳事。 此處所介紹者即為生活上遇到種種事、而有所感……從而就所曾涉獵、而網絡上有者予以對應而成……望能助己鞏固所學外、亦可助人令有所啟發…… (書得自網絡而共享、切勿作商業用途) friendship @telebookstall

查看详情

文件: 帝國落日.pdf

查看详情

講起螞蟻以前曾經看過一套小說《螞蟻三部曲》講述了在漫長的螞蟻族群戰爭中,褐蟻聯邦意欲成為螞蟻世界乃至整個地球的霸主與人類世界之間進行的血雨腥風、驚心動魄的故事。螞蟻這種老幼皆知且無人重視的微小昆蟲,在本書中被塑造成地球上兩大社會文明之一,並與人類社會文明相提並論。小說從地球生態平衡的高度,描寫了人類和螞蟻這兩大社會文明在確定誰是地球真正主人的競爭中,從接觸、衝突到合作的史詩般的過程,同時首次向人們徹底揭示了螞蟻社會文明既神秘迷人又驚心動魄的“地球內部世界”。作者依據精深的螞蟻生態學知識,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螞蟻稱人手指,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宏偉壯觀、不可思議的螞蟻帝國……現在想不到竟找到電子版👇

查看详情

文件: 蚂蚁三部曲.epub

查看详情

文件: 蚂蚁三部曲.mobi

查看详情

文件: 蚂蚁三部曲.azw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