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谁的问题 【作者】孟庆延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社会学 #心理学 #自我提升 #2023新书 【简介】本书是对现代人生存现状和情感纠结的观察。书中盘点了15个当下热议的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个体三个角度追溯问题及其根源,把问题置于制度、秩序、文化、传统、习俗的背景下,从社会和时间的长河中去理解其作用机制和原理,梳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在作者看来,社会学是克服盲目焦虑的一门学问,每个人都应放下虚幻的、妄自尊大的“自己”,以一种真诚而朴素的心态去面对周遭与生活。本书不提供关于“怎么办”的标准答案,只提供理解自我、洞察世界的视角。通过剖析现代人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可以理解自我困惑和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并催生出更多清醒面对生活的勇气。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56?comment=116753)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去电报查看

相关推荐

【书名】谁的问题 【作者】孟庆延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社会学 #心理学 #自我提升 #2023新书 【简介】本书是对现代人生存现状和情感纠结的观察。书中盘点了15个当下热议的社会现象,从社会、生活、个体三个角度追溯问题及其根源,把问题置于制度、秩序、文化、传统、习俗的背景下,从社会和时间的长河中去理解其作用机制和原理,梳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在作者看来,社会学是克服盲目焦虑的一门学问,每个人都应放下虚幻的、妄自尊大的“自己”,以一种真诚而朴素的心态去面对周遭与生活。本书不提供关于“怎么办”的标准答案,只提供理解自我、洞察世界的视角。通过剖析现代人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可以理解自我困惑和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并催生出更多清醒面对生活的勇气。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56?comment=116753)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书名】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 【作者】潘绥铭,杨蕊 【格式】#pdf 【分类】#性 #调查 #文学 #青年 【简介】从1991年到2001年,作者对北京及全国大学生关系性爱问题进行过四次调查,占有的资料是相当丰富和全面的;作者对材料的研究和分析深刻、有见地。十年来,中国大学生的性行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传媒有各种各样的传闻,社会舆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究竟谁更科学、更具权威性?本书用事实作出了解释。 🎯拓展阅读: [1️⃣ 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 ](https://t.me/sharebooks4you/3572)[2️⃣ 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 ](https://t.me/sharebooks4you/3571)[3️⃣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https://t.me/sharebooks4you/3180)[4️⃣ 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 ](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7)📚 阅读:[点击下载 ](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7?comment=113502)📢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W. J. Richardson 整本書的內在結構系統在整個廣泛的討論中使通俗閱讀成為可能,此結構系統以敏銳的洞察力打斷了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方式,以幫助讀者找到方向並保持在正確的路向上。 例如,在涵蓋了最早的三部作品之後,W. J. Richardson 創造了一個暫停和定位的空間,他寫道:“在所有前三部作品中 [Being and Time、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The Essence of Ground],然後注意力的焦點就放在 Therebeing [Dasein] 上 . . 從現在開始,Heidegger 的注意力將越來越多地被存在本身的問題所吸引”( p 207 )。 這一陳述不僅為 W. J. Richardson 的複雜結構系統提供了指導,還為他提供了圍繞明顯的 Heidegger I 和 Heidegger II 基本逆轉或轉變 (die Kehre) 概念區分的機會提供了說明。 這種轉變發生在 Heidegger 的職業生涯中,因為早期階段明顯關注 Dasein 以存在讓位於直接關注存在本身。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自 W. J. Richardson 著作第一版出版以來已經過去了幾十年。 它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什麼重要性? 它的第一個優點在於它最初提出通過區分 “Heidegger I” 和 “Heidegger II” 的假設來閱讀 Heidegger ,如果我們同意這個假設已被證明是恰當的,那麼我們可以說 "Heidegger Through Phenomenology to Thought" 已經是經典。 “Heidegger II” 與 “Heidegger I” 之間的區別是否意味著前者的首要地位損害了後者,然後據稱被克服? 這似乎不是 W. J. Richardson 對哲學家作品的整體解釋所採取的立場,他甚至包括與 Heidegger 的討論,從作品的計劃到序言的闡述以回答兩個問題他被問到了。 恰恰相反,W. J. Richardson 開創了一種方法論的選擇,目前大多數主要解釋者都有這種選擇,其中包括從頭開始閱讀 Heidegger,當時(60 年代)他的大部分課程都無法訪問。就像我們今天通過 Heidegger 的 Gesamtausgabe 寫的一樣。 閱讀 W. J. Richardson 作品的關鍵,在 Heidegger 為回答 “一個人應該如何真正理解 Brentano 關於存在問題的第一經驗?” 的問題而寫的序言中已經給了我們。 (p.VII)和“假設他的思想發生了轉機,這怎麼可能發生,或者換句話說,他自己怎麼有必要思考這樣的事件?” ( p 16 )。 對於第一個問題, Heidegger 通過引用他讀過的第一篇 Franz Brentano 哲學文章 "On the Several Senses of Being in Aristotle",自 1907 年以來他一直在回溯這篇文章,在關於存在和存在的意義的問題中如果在其多重含義中,存在作為財產、作為可能性或現實、作為真理存在和作為類別方案存在,那麼就會有一個協議,或者存在本身會得到它的決定。 Heidegger 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已經指出了一種閱讀他的作品的方式:沿著質疑存在的意義並檢查詳盡的表述所採取的路徑。 Heidegger 處理存在意義問題的方法在 Husserl 現象學中找到,從而開闢了對 Aristotle 著作的新研究。 然而,Heidegger 在討論W. J. Richardson 為其博士論文提出的標題(從現象學到思考存在的路徑,Der Weg von der Phänomenologiezum Seinsdenken)時,清楚地表明了與 Husserl 的距離。 如果術語“現象學”指的是 Husserl 的哲學立場,那麼通過表達一種對立來提議的標題是合理的。 然而,Heidegger 強調,有必要消除因 “存在之思想 Seinsdenken” 這一表達的雙重含義而產生的誤解。 在傳統的形上學意義上,它意味著明確實體的存在,即實體的本質和存在,這是 Husserl 現象學仍然佔據的主題,“但如果我們將‘現象學’理解為讓主體表現自己更恰當到思考,那麼標題應該是:“從一條通過現象學進入存在思想的路徑 Ein Weg durch die Phänomenologie in das Denken des Seins)”( p xvi )。 Heidegger 的這一觀察導致 W. J. Richardson. 將其作品的標題更改為“從現象學到思想”,亦即現在出版的書名。 第二個問題讓 Heidegger 直接面對他思想中一個轉折點 (Kehre) 的出現,這個轉折點大約發生在 1936 年,並導致 W. J. Richardson 提出了Heidegger I 和Heidegger II 之間的區分,這一區分從那時起就一直存在。 在這一點上,他採取了一個立場:“你在‘Heidegger I’ 和 ‘Heidegger II’之間所做的區分只有在不斷牢記這一點的情況下才是合理的:只有通過在‘我’下思考的東西才變得容易理解,首先,在 II 下要思考什麼。 但只有當 I 包含在 II 中時,I 才有可能”( p xxii )。 這個從一開始就提出循環性的陳述就指出了兩件事:現象學家 Heidegger ,或者更確切地說,解釋學為 Heidegger II 鋪平了道路,而這反過來又打開了意義所在的空間就 Heidegger II 將思想需要向其開放的維度、思想必須進入的停止點、作為被贈予的存在的存在真理的自由幅度而言,可以表明“我”的範圍。 Heidegger 思想的逆轉,根據 Heidegger 自己的說法,不會是他發明的,也不會只與他有關。 它不僅僅是個人的“皈依”,還涉及現代人存在的改變。 不是在心理學或生物學意義上,Heidegger 強調說,他引用了他在 1937/38 年冬季學期寫的一篇文章,而是在人與存在之間關係的意義上,這種關係不是由人而是由命運轉變的( Geschick)存在本身。 Heidegger 說,轉折的關鍵在於“人與存在的關係”,也就是說,在轉折中:“存在及其與人相關的真理”( p xxi ),這也與標題相對應:1929年的 “存在與時間 Being and Time ”,到1962年的標題 “時間與存在 Time and Being ”的修改。 回頭看 Heidegger 這封序言也證實了W. J. Richardson 所做的工作。即W. J. Richardson 其當前版本的序言中敘述了他的方法和與 Heidegger 的第一次會面,以及後者的驚人反應,後者在仔細閱讀了他的25頁博士論文項目提綱,並在採訪中親自討論後,Heidegger 打電話給 M.Müller 說:“這個男孩是誰? 這麼多人誤解了我,而這個人完全了解了我,而且他是美國人! 這怎麼可能?” ( p xxxii )。 W. J. Richardson 在 Heidegger 的思想中理解了甚麼,他從 Heidegger 那裡得到了對他的解釋如此無疑的證實? 他自己回答我們說,他在腦海中想到了 “他[Heidegger]閱讀 Brentano 關於 Aristotle 的論文所引發的問題的原始經驗,作為一切開始的事件。 存在問題的發現也就是其遺忘的發現。”( p xxxiii )。 這給了他一個閱讀線索,以至於“在那一刻我想到了晚期應該被認為是試圖重複(Wiederholung)早期未說的東西——沒有說的和說的。它可能在存在和時間的地平線上。 這確立了Heidegger 關於“兩者”的問題:晚期“重複”前者的假設要求呈現統一性和連續性的任務,同時解釋兩者在重點和風格上的差異( p xxx )。 在確立了作者提出的 Heidegger 作品的閱讀假設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其結構。 它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部分處理 Heidegger I,第二部分處理Heidegger 第一部分的問題和方法的著名轉變,第三部分處理Heidegger II,直到作品“What E-vokes Thought?” ,從 1952 年開始,就作者聲稱通過今年的講座實現了他的目標而言,而不是假設Heidegger 從那時起就沒有再談過這個問題。 作品的引入和發展,按照基於“Heidegger Ⅰ” 和 “Heidegger Ⅱ” 區分的解釋假設,循序漸進地遵循已發表和未發表的文本,始終以讓Heidegger 自己說話為首要關注點。這個方向在導言中明確指出:“雖然曲折,[Heidegger 的]道路很簡單,但它遵循一個單一的方向。 這些頁面的目的是在某種程度上追踪這條路徑,以便提出問題,以便其他人也可以遵循它。” ( p 3 )。

查看详情

· #epub #独秀 #图书联盟 · 📚**书名:****#毫无意义的工作**** **· 👤**作者**:#大卫·格雷伯 · 📝**简介**: 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 你的工作对世界做出贡献了吗?2013年,大卫·格雷伯在《谈谈“狗屁工作”现象》一文中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在几周内收获了超过百万次 的阅读点击,并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 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 —— · 🌐[豆瓣直达](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929434/?icn=index-topchart-subject) ⬇️[下载 ](https://t.me/EbookPDF_Library/12484?comment=13809)· 🖥[电脑阅读器 ](https://t.me/EbookPDF_Library/3978?comment=13813) 📱[手机阅读器](https://t.me/EbookPDF_Library/3978?comment=13812) 🌐[网页阅读器](https://www.neat-reader.cn/webapp#/) 📖[电子书格式转换 ](https://t.me/EbookPDF_Library/3978?comment=13814)· [🛒.**【独秀2.0+3.0+4.0+5.0包库】戳👈👈👈 ](https://t.me/EbookPDF_Library/3978)**·

查看详情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 「地緣政治三鐵律」 1、大國不會容許周邊有敵對勢力的存在。 2、大國的選擇,總是以自身國家利益為優先。 3、處在大國周邊的小國,必須掌握先機、時時保持敏感度。 並認為未來十至二十年,最重要且具有決定性關鍵的全球地緣政治競爭,無疑是美中地緣政治角力。美國不論誰當選總統,並不特別重要。因為驅動地緣政治力量不是政治人物,而是深層的結構牽引,本書對此有詳盡的討論。中國崛起後,已開始牽動美中之間的深層結構力量,可以預見它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書中提出的看法不妨與前此曾介紹過的各書對照比較看看。個人覺得作者對中國的了解停留於李光耀的視角,而且偏向於中方。同時,作者也分不清歷史上的中國與現在的ccp中國。對美國的看法則與中方一致/接近一致認為美國已經衰落(當然,無可否認美國外交政策,尤其自蘇聯解體後出現了很大問題而引起這種看法: https://t.me/librojamanto/4066 ) 。但是否如此( cf:“uberpower:the imperial temptation of America ”https://archive.org/details/umluberpowerimpe00joff_0/page/264/mode/2up ” )? 另也不要被這書的書名誤導了。。。 此書對於地緣政治是值得一看的

查看详情

中國民族主義領導人蔣介石二十年來每天都在日記中寫下同樣的苦澀信息:“報恥辱”。 除了這個精闢的提醒之外,他還會每天添加一條關於中國如何“洗刷”外國列強強加給它的屈辱的建議。 汪錚的書名 " 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 指的是中文短語 “勿忘国耻”,該詞首次使用於 1915年1月18日譴責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當面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條款。從那時起,“國恥” 一詞被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政治目的不同程度地運用在中國的公共話語中。 正如 William Callahan 對此主題的精彩研究所揭示的那樣,中國國民黨(GMD)政府於 1928 年出版了包含不少於 26 個 “國恥日 National Humiliation Days” 的日曆,甚至在 1927 年以後將其中一個 “國恥日” 定為公眾假期。如今,“勿忘国耻” 這個詞出現在中國的博物館裡,出現在中國的學校教科書中,並被用作中國反美、反日示威的口號。然而,汪錚的書並不是對中國人在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手中所遭受的國恥進行歷史研究,而是試圖解釋 “國恥 national humiliation” 神話如何成為中國的 “選擇的創傷 chosen trauma”。過去二十多年裏,中国在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多數重大交易中的官方行為都受到了影響。這種嘗試祗取得了部分成功,首先是受到了未經證實的概括以及對中國共產黨(CCP)領導和政策的道歉式慶祝的影響。 汪錚提請人們注意,人們普遍對集體記憶和歷史政治在現代中國分析中所發揮的作用缺乏興趣。對他來說,“歷史記憶是理解中國政治和對外關係的關鍵”( p 7 )。 作為對中國現代歷史意識的主要影響者,汪錚認為所謂的 “百年屈辱”。在此,他和中共指的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包括中國(滿清政府)在甲午戰爭( 1894/95 )中戰敗、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1900 年,滿清政府)、《巴黎和約》(1919 年)的條款(儘管汪錚聲稱另有說法)中國(中華民國)代表團從未簽署,以及日本從 1931 年起入侵中國(中華民國政府) 。當中共在鄧小平的現代化政策、東歐共產主義集團的崩潰以及 1989 年天安門大屠殺之後面臨合法性危機時,中共於 1991 年發起了愛國主義教育運動,試圖填補意識形態空白。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 “世紀恥辱 century of humiliation” 成為這場運動的修辭基石。汪錚說,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是這場 “愛國轉向 patriotic turn” 的推動者,最初只針對年輕人和學生,後來發展為全國性的動員。事實上,“中共為這場運動啟動了整個宣傳機器”( p 112 )。結果,中共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民族主義青年儲備庫,他們具有排外的歷史意識,中共可以很容易地激活這些青年來服務自己的需要。汪錚對持續的羞辱以及官方和民眾的反應進行了案例研究 ,包括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1995-96)、1999 年美國空軍轟炸中國駐 Belgrade 大使館、 以及 2001 年的中美戰機相撞事件。這些新的對中國的 “羞辱 humiliations” 證實了過去官方的 “受害者敘事 victim narrative”,這種敘事在 1990 年代取代了之前頌揚共產主義、階級鬥爭的 “勝利者敘事 victor narrative” ,以及毛澤東的成功,而忽略了他的失敗。“國恥教育 Education on national humiliation” 通過官方講話、報紙社論、電視劇、學校教育以及全國一萬多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林 a forest of monuments”)來推動。 它的目的是保持歷史誹謗的記憶,以激發對中國正在 “復興 rejuvenation” 的自豪感,並教導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p 104 )。 這一主題的豐富資料為深入、透徹地研究中國歷史政治提供了潛力。 汪錚是中國西南部昆明人,曾任北京一家智庫副主任,他撰寫了關於這一重要主題的第一本專著。然而,汪錚的分析存在不少問題。首先,過去、歷史記憶、精英神話和身份之間的關係從未被闡明。汪錚並沒有明確區分過去與歷史和記憶,也沒有討論指定身份和選擇身份之間的區別。他對民族主義的處理也依賴於一種簡單化的模型,該模型按照地理和文化界限區分民族主義:“前瞻性和普遍性 forward-looking and universalistic” 的美國民族主義與 “落後性和特殊性 backward-looking and particularistic” 的中國民族主義( p 25 )。不幸的是,本書的讀者永遠面臨著文化本質主義(中國的 “深層文化 deep culture”,p 11 )和簡單化的刻板印象:“西方許多人傾向於……”、“西方”、“西方人”、“ “中國人”、“中國人對歷史的理解”、“許多中國人熱情地相信……”、“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等等。使用這種刻板詞彙更糟糕的是,這些一般性主張都沒有任何統計或其他證據 。“美國人的歷史感使得美國人普遍對其他人的歷史不滿不敏感”( p 25 )這樣是否是過於刻板的概括?此外,汪錚從來沒有定義他的關鍵詞彙:他所說的 “中國” 和 “中國人” 是甚麼意思?難道他的意思是指,中国大陸、香港、台灣人民和東南亞、歐洲、美洲的華人社區的歷史記憶沒有顯著差異嗎?而這又是誰的 “中國” 呢?汪錚常常無法區分政治領導、自上而下的言論和一方面是官方宣傳,另一方面是數億人嚴峻的社會經濟現實,他們可能更關心安全的勞動力和食品、清潔的水和空氣,而不是 “百年的恥辱”。 汪錚在 2008 年不加批判地慶祝北京奧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委婉地將舉辦這次活動比作一場 “家庭婚禮 family wedding”( p 156 ),並讚揚 “世界領先的 51 枚金牌,…… 精彩的開幕式,以及昂貴的體育設施建設”( pp 153-154 ),但沒有提及 2008年毀滅性的四川地震。汪錚暗示,鑑於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中國人更喜歡強大的政府而不是言論自由,然後讚揚 “政府對四川地震的迅速有效的反應”( p 157 )。 他完全忽視了中國的許多 “天災” 都有很強的人為因素。這不僅是歷史上的情況,當時毛澤東失敗的經濟政策導致數百萬人餓死,而且 2008 年四川地震也是如此。後者很可能是由附近一座大型水力發電大壩造成的,而造成高死亡人數的原因是許多建築物採用臭名昭著的 “豆腐渣” 式建造方式,這些建築物通過賄賂而不是安全檢查獲得施工許可。但汪錚堅稱,“通過其人道主義行動,中共拉近了人民與政府的距離”( p 158 )。此時,不禁懷疑自己讀的是一本美國著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著作,還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的宣傳小冊子。認為汪錚所推崇的 “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的效率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源於強制和壓制、可能證明同樣甚至更高效和有效的替代觀點和方法,這樣的假設是否太牽強? 汪錚還讚揚媒體對地震的報導,聲稱 “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公開報導了事件”( p 161) ,但他忽視了大規模和持續的審查制度帶來的不便。甚至在悲劇發生五週年之際,中宣部還發出了要求 “[正面報導](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2013/05/ministry-of-truth-anniversary-of-sichuan-quake/)” 的審查要求。如果中共像汪錚建議的那樣巧妙地處理了一切,這樣的要求還有必要嗎? 汪錚的偏見分析的一個症狀是那些批評國家和黨的領導並對中國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提出不同看法的中國人,比如藝術家艾未未、諾貝爾獎獲得者劉曉波、盲人活動人士陳光誠、作家廖亦武,在這項研究中一次也沒有提及。 公平地說,本書的最後一章 (Memory, Nationalism, and China’s Rise) 討論了網絡空間中的民族主義以及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間的緊張關係,是對前幾章的部分糾正。汪錚最終承認,“國家歷史的主要敘述仍然基於官方聲明,而不是公眾共識”,而且黨的領導人 “總是避免討論黨造成的巨大失敗和災難”( p 242 )。然而,這些讓步並沒有改變本書總體上的歉意基調。儘管存在很多問題,但若仍然對 “中國崛起 rise of China”、中國歷史政治或中國民族主義感興趣的也許也值得一看。也許讀汪錚書的價值不在於它的學術性,而在於它作為一份證明:愛國主義教育和自上而下的歷史政治所產生的中國民族主義即使在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中也能取得多麼成功,那此書還是很有意義的。

查看详情

频道历史

【书名】南海泡沫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作者】托马斯·利文森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金融 #政治 #历史 #2023新书 【简介】本书以发生在资本主义早期的著名三大金融泡沫之一的“英国南海公司泡沫”为切入点,通过讲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透视欧洲近代第一个真正的、稳定的现代金融和货币体系如何在南海公司的废墟中诞生。正是凭借这一先进的金融体系,英国这个偏居一隅的岛国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称霸世界,而当英国将头号强国的位置让位于新兴国家之后,这一体系仍在发挥自己的影响。18世纪的英国政府为何负债累累?是什么让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也“发疯似的”奔向投机的怀抱?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泡沫化的“全民盛宴”?现代金融体系又是如何在破裂的泡沫中建立的?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0?comment=110665)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此外民间还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 **🏷 标签:****#节气****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书名】不去讨好任何人 【作者】滑洋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心理学 #人格 #自我提升 #2023新书 【简介】本书针对讨好型人格的日常表现具体讲解了8 个方面:拒绝别人就心慌、无条件地附和别人、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主动为别人行方便、总是做别人期待的事情、停不下来的微笑、从不发脾气,以及用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本书为大家分析了这些行为模式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变方法。本书适合那些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感到困扰与痛苦的人,希望在读完本书后,每一位读者都能对自己更好一些,活得更自在、更潇洒。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2?comment=111592)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书名】中国通史 【作者】傅乐成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历史 #中国 #文化 #政治 【简介】本套书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较为清晰而客观的概念。全书重心有四: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外关系;各种制度的演进;学术思想的渊流。所据资料有三:历朝旧史;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读史心得。对所据资料的整理及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均不予采用。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3?comment=112077)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书名】医生,你在想什么 【作者】王兴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医学 #科普 #健康 #2023新书 【简介】人人都会生病,但并非人人都会看病。很多人在第一次去医院时会迷路,不知道身体的问题属于哪个科室专业的范围,不知道内科外科的分别,听不懂医生的诊断,因过度担心多挂很多医院的号、做多次不必要的检查,迷失在网上各种或真或假的医学诊疗建议中……本书则是一位专业的医生,从老百姓生病后的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相关问题出发,为生病的普通人提供一堂“每个人的疾病课”,让看病变得简单。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4?comment=112611)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

【书名】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作者】郑非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政治 #历史 #强权 #经济 【简介】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本书想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些问题:近代帝国是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的?在统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难?它们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 阅读:[点击下载](https://t.me/sharebooks4you/3845?comment=113005) 📢 频道:**@sharebooks4you** 👥 群组:**@sharing_books4u**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