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主義領導人蔣介石二十年來每天都在日記中寫下同樣的苦澀信息:“報恥辱”。 除了這個精闢的提醒之外,他還會每天添加一條關於中國如何“洗刷”外國列強強加給它的屈辱的建議。 汪錚的書名 " 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 指的是中文短語 “勿忘国耻”,該詞首次使用於 1915年1月18日譴責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當面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條款。從那時起,“國恥” 一詞被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政治目的不同程度地運用在中國的公共話語中。 正如 William Callahan 對此主題的精彩研究所揭示的那樣,中國國民黨(GMD)政府於 1928 年出版了包含不少於 26 個 “國恥日 National Humiliation Days” 的日曆,甚至在 1927 年以後將其中一個 “國恥日” 定為公眾假期。如今,“勿忘国耻” 這個詞出現在中國的博物館裡,出現在中國的學校教科書中,並被用作中國反美、反日示威的口號。然而,汪錚的書並不是對中國人在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手中所遭受的國恥進行歷史研究,而是試圖解釋 “國恥 national humiliation” 神話如何成為中國的 “選擇的創傷 chosen trauma”。過去二十多年裏,中国在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多數重大交易中的官方行為都受到了影響。這種嘗試祗取得了部分成功,首先是受到了未經證實的概括以及對中國共產黨(CCP)領導和政策的道歉式慶祝的影響。 汪錚提請人們注意,人們普遍對集體記憶和歷史政治在現代中國分析中所發揮的作用缺乏興趣。對他來說,“歷史記憶是理解中國政治和對外關係的關鍵”( p 7 )。 作為對中國現代歷史意識的主要影響者,汪錚認為所謂的 “百年屈辱”。在此,他和中共指的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包括中國(滿清政府)在甲午戰爭( 1894/95 )中戰敗、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1900 年,滿清政府)、《巴黎和約》(1919 年)的條款(儘管汪錚聲稱另有說法)中國(中華民國)代表團從未簽署,以及日本從 1931 年起入侵中國(中華民國政府) 。當中共在鄧小平的現代化政策、東歐共產主義集團的崩潰以及 1989 年天安門大屠殺之後面臨合法性危機時,中共於 1991 年發起了愛國主義教育運動,試圖填補意識形態空白。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 “世紀恥辱 century of humiliation” 成為這場運動的修辭基石。汪錚說,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是這場 “愛國轉向 patriotic turn” 的推動者,最初只針對年輕人和學生,後來發展為全國性的動員。事實上,“中共為這場運動啟動了整個宣傳機器”( p 112 )。結果,中共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民族主義青年儲備庫,他們具有排外的歷史意識,中共可以很容易地激活這些青年來服務自己的需要。汪錚對持續的羞辱以及官方和民眾的反應進行了案例研究 ,包括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1995-96)、1999 年美國空軍轟炸中國駐 Belgrade 大使館、 以及 2001 年的中美戰機相撞事件。這些新的對中國的 “羞辱 humiliations” 證實了過去官方的 “受害者敘事 victim narrative”,這種敘事在 1990 年代取代了之前頌揚共產主義、階級鬥爭的 “勝利者敘事 victor narrative” ,以及毛澤東的成功,而忽略了他的失敗。“國恥教育 Education on national humiliation” 通過官方講話、報紙社論、電視劇、學校教育以及全國一萬多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林 a forest of monuments”)來推動。 它的目的是保持歷史誹謗的記憶,以激發對中國正在 “復興 rejuvenation” 的自豪感,並教導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p 104 )。 這一主題的豐富資料為深入、透徹地研究中國歷史政治提供了潛力。 汪錚是中國西南部昆明人,曾任北京一家智庫副主任,他撰寫了關於這一重要主題的第一本專著。然而,汪錚的分析存在不少問題。首先,過去、歷史記憶、精英神話和身份之間的關係從未被闡明。汪錚並沒有明確區分過去與歷史和記憶,也沒有討論指定身份和選擇身份之間的區別。他對民族主義的處理也依賴於一種簡單化的模型,該模型按照地理和文化界限區分民族主義:“前瞻性和普遍性 forward-looking and universalistic” 的美國民族主義與 “落後性和特殊性 backward-looking and particularistic” 的中國民族主義( p 25 )。不幸的是,本書的讀者永遠面臨著文化本質主義(中國的 “深層文化 deep culture”,p 11 )和簡單化的刻板印象:“西方許多人傾向於……”、“西方”、“西方人”、“ “中國人”、“中國人對歷史的理解”、“許多中國人熱情地相信……”、“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等等。使用這種刻板詞彙更糟糕的是,這些一般性主張都沒有任何統計或其他證據 。“美國人的歷史感使得美國人普遍對其他人的歷史不滿不敏感”( p 25 )這樣是否是過於刻板的概括?此外,汪錚從來沒有定義他的關鍵詞彙:他所說的 “中國” 和 “中國人” 是甚麼意思?難道他的意思是指,中国大陸、香港、台灣人民和東南亞、歐洲、美洲的華人社區的歷史記憶沒有顯著差異嗎?而這又是誰的 “中國” 呢?汪錚常常無法區分政治領導、自上而下的言論和一方面是官方宣傳,另一方面是數億人嚴峻的社會經濟現實,他們可能更關心安全的勞動力和食品、清潔的水和空氣,而不是 “百年的恥辱”。 汪錚在 2008 年不加批判地慶祝北京奧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委婉地將舉辦這次活動比作一場 “家庭婚禮 family wedding”( p 156 ),並讚揚 “世界領先的 51 枚金牌,…… 精彩的開幕式,以及昂貴的體育設施建設”( pp 153-154 ),但沒有提及 2008年毀滅性的四川地震。汪錚暗示,鑑於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中國人更喜歡強大的政府而不是言論自由,然後讚揚 “政府對四川地震的迅速有效的反應”( p 157 )。 他完全忽視了中國的許多 “天災” 都有很強的人為因素。這不僅是歷史上的情況,當時毛澤東失敗的經濟政策導致數百萬人餓死,而且 2008 年四川地震也是如此。後者很可能是由附近一座大型水力發電大壩造成的,而造成高死亡人數的原因是許多建築物採用臭名昭著的 “豆腐渣” 式建造方式,這些建築物通過賄賂而不是安全檢查獲得施工許可。但汪錚堅稱,“通過其人道主義行動,中共拉近了人民與政府的距離”( p 158 )。此時,不禁懷疑自己讀的是一本美國著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著作,還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的宣傳小冊子。認為汪錚所推崇的 “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的效率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源於強制和壓制、可能證明同樣甚至更高效和有效的替代觀點和方法,這樣的假設是否太牽強? 汪錚還讚揚媒體對地震的報導,聲稱 “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公開報導了事件”( p 161) ,但他忽視了大規模和持續的審查制度帶來的不便。甚至在悲劇發生五週年之際,中宣部還發出了要求 “[正面報導](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2013/05/ministry-of-truth-anniversary-of-sichuan-quake/)” 的審查要求。如果中共像汪錚建議的那樣巧妙地處理了一切,這樣的要求還有必要嗎? 汪錚的偏見分析的一個症狀是那些批評國家和黨的領導並對中國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提出不同看法的中國人,比如藝術家艾未未、諾貝爾獎獲得者劉曉波、盲人活動人士陳光誠、作家廖亦武,在這項研究中一次也沒有提及。 公平地說,本書的最後一章 (Memory, Nationalism, and China’s Rise) 討論了網絡空間中的民族主義以及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間的緊張關係,是對前幾章的部分糾正。汪錚最終承認,“國家歷史的主要敘述仍然基於官方聲明,而不是公眾共識”,而且黨的領導人 “總是避免討論黨造成的巨大失敗和災難”( p 242 )。然而,這些讓步並沒有改變本書總體上的歉意基調。儘管存在很多問題,但若仍然對 “中國崛起 rise of China”、中國歷史政治或中國民族主義感興趣的也許也值得一看。也許讀汪錚書的價值不在於它的學術性,而在於它作為一份證明:愛國主義教育和自上而下的歷史政治所產生的中國民族主義即使在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中也能取得多麼成功,那此書還是很有意義的。

去电报查看

相关推荐

中國民族主義領導人蔣介石二十年來每天都在日記中寫下同樣的苦澀信息:“報恥辱”。 除了這個精闢的提醒之外,他還會每天添加一條關於中國如何“洗刷”外國列強強加給它的屈辱的建議。 汪錚的書名 " 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 指的是中文短語 “勿忘国耻”,該詞首次使用於 1915年1月18日譴責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當面向袁世凱提出的二十一條條款。從那時起,“國恥” 一詞被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政治目的不同程度地運用在中國的公共話語中。 正如 William Callahan 對此主題的精彩研究所揭示的那樣,中國國民黨(GMD)政府於 1928 年出版了包含不少於 26 個 “國恥日 National Humiliation Days” 的日曆,甚至在 1927 年以後將其中一個 “國恥日” 定為公眾假期。如今,“勿忘国耻” 這個詞出現在中國的博物館裡,出現在中國的學校教科書中,並被用作中國反美、反日示威的口號。然而,汪錚的書並不是對中國人在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手中所遭受的國恥進行歷史研究,而是試圖解釋 “國恥 national humiliation” 神話如何成為中國的 “選擇的創傷 chosen trauma”。過去二十多年裏,中国在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多數重大交易中的官方行為都受到了影響。這種嘗試祗取得了部分成功,首先是受到了未經證實的概括以及對中國共產黨(CCP)領導和政策的道歉式慶祝的影響。 汪錚提請人們注意,人們普遍對集體記憶和歷史政治在現代中國分析中所發揮的作用缺乏興趣。對他來說,“歷史記憶是理解中國政治和對外關係的關鍵”( p 7 )。 作為對中國現代歷史意識的主要影響者,汪錚認為所謂的 “百年屈辱”。在此,他和中共指的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間,包括中國(滿清政府)在甲午戰爭( 1894/95 )中戰敗、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1900 年,滿清政府)、《巴黎和約》(1919 年)的條款(儘管汪錚聲稱另有說法)中國(中華民國)代表團從未簽署,以及日本從 1931 年起入侵中國(中華民國政府) 。當中共在鄧小平的現代化政策、東歐共產主義集團的崩潰以及 1989 年天安門大屠殺之後面臨合法性危機時,中共於 1991 年發起了愛國主義教育運動,試圖填補意識形態空白。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 “世紀恥辱 century of humiliation” 成為這場運動的修辭基石。汪錚說,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是這場 “愛國轉向 patriotic turn” 的推動者,最初只針對年輕人和學生,後來發展為全國性的動員。事實上,“中共為這場運動啟動了整個宣傳機器”( p 112 )。結果,中共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民族主義青年儲備庫,他們具有排外的歷史意識,中共可以很容易地激活這些青年來服務自己的需要。汪錚對持續的羞辱以及官方和民眾的反應進行了案例研究 ,包括李登輝訪美引發的台海危機(1995-96)、1999 年美國空軍轟炸中國駐 Belgrade 大使館、 以及 2001 年的中美戰機相撞事件。這些新的對中國的 “羞辱 humiliations” 證實了過去官方的 “受害者敘事 victim narrative”,這種敘事在 1990 年代取代了之前頌揚共產主義、階級鬥爭的 “勝利者敘事 victor narrative” ,以及毛澤東的成功,而忽略了他的失敗。“國恥教育 Education on national humiliation” 通過官方講話、報紙社論、電視劇、學校教育以及全國一萬多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林 a forest of monuments”)來推動。 它的目的是保持歷史誹謗的記憶,以激發對中國正在 “復興 rejuvenation” 的自豪感,並教導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p 104 )。 這一主題的豐富資料為深入、透徹地研究中國歷史政治提供了潛力。 汪錚是中國西南部昆明人,曾任北京一家智庫副主任,他撰寫了關於這一重要主題的第一本專著。然而,汪錚的分析存在不少問題。首先,過去、歷史記憶、精英神話和身份之間的關係從未被闡明。汪錚並沒有明確區分過去與歷史和記憶,也沒有討論指定身份和選擇身份之間的區別。他對民族主義的處理也依賴於一種簡單化的模型,該模型按照地理和文化界限區分民族主義:“前瞻性和普遍性 forward-looking and universalistic” 的美國民族主義與 “落後性和特殊性 backward-looking and particularistic” 的中國民族主義( p 25 )。不幸的是,本書的讀者永遠面臨著文化本質主義(中國的 “深層文化 deep culture”,p 11 )和簡單化的刻板印象:“西方許多人傾向於……”、“西方”、“西方人”、“ “中國人”、“中國人對歷史的理解”、“許多中國人熱情地相信……”、“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等等。使用這種刻板詞彙更糟糕的是,這些一般性主張都沒有任何統計或其他證據 。“美國人的歷史感使得美國人普遍對其他人的歷史不滿不敏感”( p 25 )這樣是否是過於刻板的概括?此外,汪錚從來沒有定義他的關鍵詞彙:他所說的 “中國” 和 “中國人” 是甚麼意思?難道他的意思是指,中国大陸、香港、台灣人民和東南亞、歐洲、美洲的華人社區的歷史記憶沒有顯著差異嗎?而這又是誰的 “中國” 呢?汪錚常常無法區分政治領導、自上而下的言論和一方面是官方宣傳,另一方面是數億人嚴峻的社會經濟現實,他們可能更關心安全的勞動力和食品、清潔的水和空氣,而不是 “百年的恥辱”。 汪錚在 2008 年不加批判地慶祝北京奧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委婉地將舉辦這次活動比作一場 “家庭婚禮 family wedding”( p 156 ),並讚揚 “世界領先的 51 枚金牌,…… 精彩的開幕式,以及昂貴的體育設施建設”( pp 153-154 ),但沒有提及 2008年毀滅性的四川地震。汪錚暗示,鑑於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中國人更喜歡強大的政府而不是言論自由,然後讚揚 “政府對四川地震的迅速有效的反應”( p 157 )。 他完全忽視了中國的許多 “天災” 都有很強的人為因素。這不僅是歷史上的情況,當時毛澤東失敗的經濟政策導致數百萬人餓死,而且 2008 年四川地震也是如此。後者很可能是由附近一座大型水力發電大壩造成的,而造成高死亡人數的原因是許多建築物採用臭名昭著的 “豆腐渣” 式建造方式,這些建築物通過賄賂而不是安全檢查獲得施工許可。但汪錚堅稱,“通過其人道主義行動,中共拉近了人民與政府的距離”( p 158 )。此時,不禁懷疑自己讀的是一本美國著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著作,還是北京人民出版社的宣傳小冊子。認為汪錚所推崇的 “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的效率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源於強制和壓制、可能證明同樣甚至更高效和有效的替代觀點和方法,這樣的假設是否太牽強? 汪錚還讚揚媒體對地震的報導,聲稱 “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公開報導了事件”( p 161) ,但他忽視了大規模和持續的審查制度帶來的不便。甚至在悲劇發生五週年之際,中宣部還發出了要求 “[正面報導](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2013/05/ministry-of-truth-anniversary-of-sichuan-quake/)” 的審查要求。如果中共像汪錚建議的那樣巧妙地處理了一切,這樣的要求還有必要嗎? 汪錚的偏見分析的一個症狀是那些批評國家和黨的領導並對中國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提出不同看法的中國人,比如藝術家艾未未、諾貝爾獎獲得者劉曉波、盲人活動人士陳光誠、作家廖亦武,在這項研究中一次也沒有提及。 公平地說,本書的最後一章 (Memory, Nationalism, and China’s Rise) 討論了網絡空間中的民族主義以及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間的緊張關係,是對前幾章的部分糾正。汪錚最終承認,“國家歷史的主要敘述仍然基於官方聲明,而不是公眾共識”,而且黨的領導人 “總是避免討論黨造成的巨大失敗和災難”( p 242 )。然而,這些讓步並沒有改變本書總體上的歉意基調。儘管存在很多問題,但若仍然對 “中國崛起 rise of China”、中國歷史政治或中國民族主義感興趣的也許也值得一看。也許讀汪錚書的價值不在於它的學術性,而在於它作為一份證明:愛國主義教育和自上而下的歷史政治所產生的中國民族主義即使在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中也能取得多麼成功,那此書還是很有意義的。

查看详情

走向 “ 最后 关头 ” epub 2023-01-02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进行了相当细致独到的分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日本的威胁、进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最后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作者提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 地址:https://url15.ctfile.com/f/26987315-757835564-186f19?p=198886 访问密码:198886 由 @fuliziyuan 收集,访问网站:https://www.fuliziyuan.top

查看详情

【台灣正面臨自己的烏克蘭時刻】 島上的人似乎完全忽視與中國迫在眉梢的戰爭。美國無法負擔這樣的奢侈。 2022/12/3 作者 Damir Marusic 在我結束從華盛頓特區到台灣、日本、馬其頓、土耳其的旅行,準備登機回華盛頓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到了一則推文,它簡明扼要的概括了我在太平洋旅行累積的眾多印象。這則推文來自 Tanner Greer,它是一位才華洋溢且打破傳統的中國問題學者,他引用了被認為是Kurt Campbell在成為拜登國安委員會亞洲首席顧問前說的、關於台灣的評論,「我以為我會找到第二個以色列;不過我找到的是第二個哥斯大黎加。」 Greer寫道:「究竟Campbell是否說過這樣的話無關緊要。」並解釋他是從台灣智庫的一位同事那邊聽來的。 重要是這位退休的台灣國家/安全官員相信他可能會說這種話,並且認為這個描述是準確的。 這則軼事的重點在於,台灣人似乎不像華盛頓的大多數觀察家那樣認真的對待他們自己的安全威脅。台灣人當然擔心,不可能不,尤其是因為在今年稍早裴洛西訪問後,中國不間斷的派遣戰鬥機和護衛艦深入台灣領海,改變了台海現狀。但與同樣面臨鄰國敵意的以色列相比,島上的氣氛要輕鬆的多。事實上,反差不可能再更明顯了。 那麼台灣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在南部城市高雄的中山大學,參加的為期兩天的民族主義會議提供了一些線索。在與台灣學者的討論中,我很快的意識到台灣人的身分仍在持續變化。這並不是說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和中國沒有顯著差異。在1895年被清廷割讓給日本之前,台灣一直是中國的偏遠地區,有著獨特的邊疆文化。半個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留下了它的印記,隨後中國民族主義領袖蔣介石實施殘酷的(而且只是半成功的)再中國化政策也留下了印記。1996年台灣民主化,然後民主根深蒂固,也只會加深與大陸的差異。 但差異並非那麼單純。花點時間與更繁榮的北部台灣商界領袖與政策專家交談後,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幾乎沒有人完全認同中國大陸,但民眾認為他們很了解大陸人~比恐慌的西方人更了解。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絕對不會下令入侵,我和同行的訪客再三得到保證。這樣的行動不僅是兄弟相殘,而且將適得其反~摧毀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如果和平統一發生,那將可以落入中國的懷抱。 一位與我交談過的國防專家甚至悲哀的提出一種想法,即台灣可能會成為一個緩衝國,捲入美中爭奪地區霸權局勢不斷升級的緊張漩渦中。他並沒有完全歸咎於我們美國人導致這場華盛頓許多人認為不可避免的戰爭,但也僅此而已。 年輕人矛盾的態度也很明顯。會議中的一位研究人員探討了初步調查數據,顯示TikTok世代正在發展對中國文化的好感度,尤其是使用華語再度復興(雖然它是島上的官方語言,但與幾種少數民族語言競爭。)我被告知台灣仍是大陸流行文化的淨出口國,但影響力並非單向的。Dexter Filkins最近在《The New Yorker》上關於台灣的文章上介紹了兩名台灣大學生,他們在YouTube上製作了頗受歡迎的諷刺節目來嘲笑中國。但正如他們其中一位所告訴他的,「我們不覺得跟中國有聯繫,但也沒辦法說我們跟中國沒關係,因為很多人的祖先都是從那邊來的。」 作為一個仔細關注俄國與烏克蘭鬥爭的人,我為這些相似性感到驚訝。台灣在許多層面都與烏克蘭2014年衝突開始之前、還沒鞏固其民族認同感(超越該國漫長而複雜的歷史問題)的情況類似。就如台灣一樣,烏克蘭藉由成為自由民主的國家來區別他的敵對鄰國。 而就如台灣商界與中國的關係存在矛盾一樣,後蘇聯寡頭對其與俄國的關係也持矛盾態度。事實上,就像台灣人一樣,許多烏克蘭人也打從深處拒絕承認來自鄰國的威脅,直到情況為時已晚;儘管所有證據都指向一個方向,但就連總統澤倫斯基也跟他同胞的典型一樣,無法相信普丁會全力入侵,就像今年一開始他表現的那樣。 也許,會像烏克蘭一樣,與中國大陸的全面戰爭會讓台灣人以讓今天造訪該島訪客震驚的方式團結起來。但台灣的問題在於,不同於烏克蘭,它並不能以領土換取時間,撤退再等待敵人過度擴張時再進行致命的反擊。台灣的人口密度比我見過的任何地方都還高,看似獨立的城市實際上構成了一個整個海岸線面向中國的單一大城市,城市背後是陡峭的山。台灣沒有波蘭~難民無處可逃,也沒有地方可以運送武器。 因此,像台灣和烏克蘭這樣的多元民主國家的致命弱點可能在於他們無法看到正對他們虎視眈眈的東西,特別是在這件事太可怕而無法直視時。許多烏克蘭人(以及我認識的幾位俄國自由主義者)認為普丁發動這樣自相殘殺的戰爭根本不可想像。或者是在自由民主國家,擺脫束縛、改善個人命運高於一切的民眾變得很難理解、評估原始衝動在國際關係中發揮的作用。 無論如何,這就是美國在台灣面臨的現實。美國人也不能逃避,認為情況並非如此。不管許多外交官、政治家和專家怎麼說,美國不會只因為它是民主國家就為台灣而戰。即使台灣是在蔣介石血腥的統治下也仍可能值得保衛。無論該島有時候似乎對美國的慷慨忘恩負義,甚至會懷疑美國將其拖入一場他們不想要的衝突,都沒有關係。 繼續做類比,美國幫助烏克蘭不是因為它是一個民主國家,而是因為我們這樣做有其道理。烏克蘭正在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削弱歐洲主要修正主義(馬克思主義)大國,而為歐洲持久的安全秩序奠定基礎。 台灣對美國的戰略意義遠比烏克蘭更大。而與援助烏克蘭不同,保衛台灣可能會痛苦的多。 美國將如何計算成本效益? 我已經準備好參與那場辯論,但請原諒我對民主的多愁善感。 本篇連結 https://pse.is/4jdvjz --- 補充閱讀 https://pse.is/4ljg67 【全體台灣人絕對要知道的資訊,中國不是之前的中國了】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他在二十大打破任期限制,並肅清所有派系,將中國從派系「集團統治」正式轉變為「獨裁統治。」 中國某種程度還是有選舉制度的,但目前的選舉制度已經被習近平扭曲為,負責選出習近平的選舉人都是由習近平自己面試出來的。 中國上一個獨裁者毛澤東上台的時候,曾動員全國打麻雀,造成蟲害糧食歉收,最終導致飢荒餓死幾千萬人。 獨裁國家的風險在於權力過度集中,獨裁統治者身邊將環繞不敢說真話的馬屁精,最終導致誤判情勢做出錯誤決定。 獨裁者執意要做的事情,內部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約束的,就算看起來有多麼損人不利己,而習帝本人顯然非常執著統一台灣這件事。 這也是二十大之後台海無限逼近戰爭、各國(包括台灣)紛紛積極備戰的原因。 在鄧小平之後,習近平之前,中國基本上是改革開放方針。 如今我們看到習帝領導下的中國,一直在「國進民退」打壓民營企業、加強政府控制,往改革開放前的方向走。 不管你是什麼政治立場,請支援務必讓身邊的人了解這件事情,中國不是以前的中國了。 --- 補充閱讀 https://pse.is/4jdjsf 【瑞士選民否決廢除義務役】2013/9/22 ★中立國瑞士已經200年沒有打過仗 ★73%的選民否決廢除義務役的提案 支持者認為僅靠志願役可能會危及國家安全。 他們認為隨著現代戰爭的性質變化,能招募該國最優秀的IT專家、工程師、和醫生服役至關重要。 --- 補充閱讀 https://pse.is/4lfb33 《烏克蘭戰爭故事》是一款視覺小說遊戲,由StarniGames遊戲工作室開發,故事內容的基礎是當事人描述及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發生的真實事件紀錄。 從戰爭開始扮演一個平民努力活下去 --- 如今我們的國防部在議會正準備要推延長義務役,因為需要公告一年才能實施。如果在元旦前成功推行,可以在明年底實施,如果元旦後就要到後年底才能實施。 希望台灣人可以早日清醒,別再當扶不起的阿斗。 懇請大家這陣子一起全力支持這項政策。 不然親中陣營在選舉大勝,再加一個延長義務役擱置,我也不知道台灣人到底想給民主盟友還有對岸的敵人什麼印象,還有會引起什麼骨牌效應。 恐怕到最後大家也只能潤,潤不了的就好好當中國人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93778194422330/permalink/1523476634785815/?mibextid=Nif5oz Taiwan Faces Its Ukraine Moment - The Atlantic https://wisdomofcrowds.live/does-taiwan-want-to-fight-2/

查看详情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 日本的威胁、进攻和各种无理的经济要求给国民党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也引起了民众的愤慨。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面对日本的挑衅,多次作出让步,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与国内竞争对手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蒋的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造成紧张局势,政府内外其他主要领导人纷纷提出替代方案。随着日本军事扩张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 概言之,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行为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促使民众觉醒和团结,最后迫使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团结国内各种力量一致抗日。 #历史

查看详情

一本揭示希臘經典如何被強迫在當代中国使用以支持政權的政治議程的令人驚訝的故事 。這本書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透過當代中国人對古希臘古典文本的解讀,對中国政治和意識形態提供了一個具有挑釁性的視角。同時,矛盾的是,它透過展示西方古代備受詬病的「死去的白人 dead white men」對另一種文化的重要性,恢復了他們的價值。在討論 Plato、Aristotle、耶穌會士、孔子甚至習近平的章節中,作者分析了天安門事件前後中国人對西方經典的解讀的轉變。西方哲學和政治傳統所熟悉的概念( 理性、公民和民主,僅舉幾例 )在中国對偉大希臘思想家的民族主義解釋中要么被剝奪了價值,要么被挪用,要么被顛倒了。Plato 的 “高尚謊言 Noble Lie” 及其遺傳意義受到讚揚;Aristotle 的 “政治學 Politics” 被視為對公民的洗腦;事實證明,Thucydides 對雅典民主的批評對現代美國來說太有先見之明。該書最後研究了習近平持續推行的「和諧社會」政策( 與儒家學說直接相關,但與蘇格拉底學說無關 )作為国內和外交政策的原則。當我們問經典留給我們什麼教訓時,新中国正在以一種非常具有話題性和政治性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 xxxxx 「 亞里斯多德真有此人嗎」?這個充滿挑釁意味的質疑是中國抖音網紅、人民大學美中關係專家金燦榮掀起的另一場中國與西方的敘事戰(narrative war)。南華早報報導,金燦榮相關影片在網路上瘋傳,並引發有關西方歷史可信度的論辯海嘯。金燦榮宣稱,在13 世紀前,沒有文獻證明這位希臘哲學家存在,即使 2000多年前他存在,但在 11 世紀紙張傳入歐洲之前,他也不可能寫了數百本書,這些書共包含數百萬文字。影片中他說,「亞里斯多德是突然冒出來的,而且他什麼都懂,光學也懂、倫理學也懂、經濟也懂、政治也懂,不存在這種人」。 “Plato Goes to China: The Greek Classics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是 2018 Shadi Bartsch 年在 Oberlin College 發表的 Martin Lectures 的擴展版本。這些講座探討了像中國/国這樣擁有自己的古代文本和既定學術傳統的文明如何看待古希臘文明經典。身為一位傑出的古典學家,Bartsch 一直致力於揭示中国翻譯家、學者和其他評論家對 Plato、Aristotle、Thucydides 等人物作品的看法。她不是漢學家,也沒有聲稱 “理解他們複雜的現在是如何透過同樣複雜的過去來了解的”( pp xiii-xiv )。然而,Bartsch 學習普通話多年,了解中國/国歷史,也熟悉中国的學術研究、新聞和政治評論員。她的目標之一是啟發其他人從其他文明的角度思考古希臘作品。 另一個是加深我們對國際共同的「複雜現狀 complex present」的理解( pp xiii-xiv )。 儘管聽起來不太可能,但了解當今中国及其如何看待西方的一個啟發性的方法是觀察中国知識分子解釋( 或誤解 )希臘經典的驚人方式。在 “Plato Goes to China: The Greek Classics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中,Bartsch 透過探索 Plato、Aristotle、Thucydides 和其他古代作家的中文解讀,對中国政治和意識形態進行了挑釁性的審視。她展示了中国思想家如何戲劇性地重塑希臘經典,以支持中国的政治議程,診斷西方的弊病,並維護中国自己的儒家古典傳統的優越性。

查看详情

第二部分關於歷史方法的第一章 ( Online Peer-Reviewed Journals in Buddhism: The Birth of the Journals of Buddhist Ethics and Global Buddhism ) 專門介紹了該領域的先驅 Charles S. Prebish 提出的線上同行評審期刊的出現。本章從兩本線上期刊(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https://blogs.dickinson.edu/buddhistethics/)” 和 “[Journal of Global Buddhism](https://www.globalbuddhism.org/)” )的構思開始,講述了它們引人入勝的傳記。 Pennsylvania 州立大學和 Utah 州立大學名譽教授以及兩本期刊的創始編輯的貢獻,思考了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佛教期刊對佛教的意義學者和實踐者。Charles S. Prebish 提到了「數量驚人」的有關佛教的通訊、流行期刊和部落格 ( p 89 ),建議同儕審查和既定標準是保持品質和數量的一種方式。開放取用政策、自由的格式和敏銳的範圍使這些學術期刊易於訪問,同時也是現代佛教問題的權威資訊來源 。 關於歷史方法的第二章 ( 'A Virtual Bodhi Tree: Untangl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Historical Genealogy of Digital Buddhism' ) 是編輯 Gregory Price Grieve 的另一篇貢獻 。雖然 Grieve 在第一章中從方法論的角度提到了他的虛擬民族志,但在這一章中,他描述了現代美國人對佛教的理解,特別是數碼領域的禪宗佛教,是如何受到小說文學和哲學中的表徵的影響的。這種觀點可能並不新穎,但由於 Grieve 提出的例子,它無疑是大膽的。他以 Slavoj Žižek 對數碼佛教和虛擬現實作為延續資本主義「保持精神理智」的後現代工具的批評開始了這一章( p 93 )。 Grieve 透過對這現象及其歷史發展的真實觀察來反駁這些批評。Grieve 利用佛教或近乎佛教的大眾文化作品和演示,解釋了禪宗如何進入美國虛擬景觀的領域。他的分析不僅可以證明他在反駁 Žižek 的批評時所提出的觀點,而且還可以證明大眾文化如何( 重新 )塑造現代世界的古代實踐。 本書第三部分( 'Buddhism, Media, and Society' )的開頭由編輯 Daniel Veidlinger 撰寫。Veidlinger 根據他的數據詢問「是否有可能在網路上與他人聯繫可能導致人們表現出對佛教的熱愛」( p 117 )。他的量化研究結果促使他提出這個問題,即對佛教表現出興趣與線上存在之間的相關性。他對流行社交網路([MySpace](https://myspace.com/))的分析顯示,與 [2007 年皮尤研究 Pew survey ](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08/02/01/u-s-religious-landscape-survey-religious-affiliation/)中心的調查相比,該網絡列出的佛教徒比例不僅增加了一倍,而且許多不稱自己為佛教徒的人經常將佛教或相關主題視為興趣,而其他宗教則有相反的趨勢。他小心地避免誤認為因果關係和人口因素在結果中的作用之間的相關性,他建議應該在無我和緣起的基本佛教教義中找到解釋,這些教義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一個人的虛擬存在。這個大膽的主張將為佛教、虛擬文化和佛教虛擬文化的研究提出有趣的問題。 'Buddhist Apps: Skillful Means or Dharma Dilution?' 一項研究是對行動應用程式在宗教實踐中的使用進行仔細分析。作者 Rachel Wagner 和 Christopher Accardo 列出了研究期間可用的佛教應用程式的多樣性和性質,聲稱它們的使用是佛教在個人主義技術精通的社會中被採用的必然結果。儘管作者警告了諸如分心、脫離社區和現實以及缺乏真實性等挑戰,但他們也承認,「如果這些應用程式與佛法緊密結合的方面得到強調,那麼它們可能會證明成為佛教修行工具寶庫中受歡迎且有用的補充」( p 151 )。 本書第四部分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第一個案例研究 ( 'Virtual Tibet: From Media Spectacle to Co-Located Sacred Space' ) 涉及本書第一部分提到的西藏媒體化問題。這篇文章由另一位作者 Christopher Helland 撰寫,在數碼媒體中將西藏主題與佛教主題聯繫起來做出了更有力的嘗試。簡介中提到[南嘉寺 Namgyal Monastery](https://namgyal.org/) 的藏族僧人正在舉行[時輪金剛 Kalachakra 儀式](https://www.euronews.com/culture/2017/01/04/a-beginner-s-guide-to-the-kalachakra-ceremonies),以淨化一個網路平台。作者也對網路空間作為宗教儀式載體的真實性進行了一些探討。然而,大部分研究描述了虛擬空間中流亡藏人身分的建構和協商,這必將引起該領域研究人員的注意。 另一項基於《[第二人生 Second Life](https://secondlife.com/destination/buddha-garden)》虛擬民族誌的研究是 Jessica Falcone 的章節 ( 'Our Virtual Materials: The Substance of Buddhist Holy Objects in a Virtual World' )。這項貢獻探討了在虛擬實境中重建原始物理佛教實踐的問題,例如朝聖和大禮拜。根據她的線人的說法,現實生活中的物體通常被認為比它們的虛擬副本更重要和更重要,但它們的意義本身是透過「我們賦予它們的想法」來看待的(p 183 )。在她題為「我們所有的材料都是虛擬的」( p 186 )的結論段落中,她概述了她對物質和虛擬物體共同創造的意義的想法,這使得它們在人類學意義上變得「真實」。 在下一章 ( 'American Cybersangha: Building a Community or Providing a Buddhist Bulletin Board?' ) 中, Allison Ostrowski 描述了她對 [American Cybersangha](https://cybersangha.net/) 形成的分析。她使用混合方法來回答兩個關鍵問題:誰使用佛教線上資源,以及為甚麼。她在本章的開頭對美國佛教的形成進行了總體介紹,並提出了不僅與線上佛教或數碼宗教相關的答案,而且還與理解美國和西方的佛教有關。她的研究特別將網路視為理解現象的背景,而不是現象本身。 書的最後一章題為 'The Way of the Blogisattva: Buddhist Blogs on the Web',分析了佛教博客的性質和作用。作者 Bev erley Foulks McGuire 展示了網上可用的各種信息,從宗教、社會和技術的角度探討了這一現象。 這項研究提出了真實性問題、所謂的兩種佛教(傳承和皈依)之間的關係,以及部落格在社群媒體流行面前的黃昏。 除了結果的敏銳性之外,對於任何對佛教和/或數位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這篇文章無疑是一本非凡的讀物,它會引起好奇、微笑和皺眉。 總的來說,這本書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結論,並展示了在宗教和數位文化領域可以提出多少問題。儘管對佛教的學術探究可能並不新穎,但將佛教觀點引入學術探究使這本書特別有趣。本書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沒有提及網路佛教中的許多尖銳問題。例如,考慮到佛教中持續教育和指導的重要作用,可以就線上學習領域技術的可承受性提出更多問題。其他空白,例如線上傳輸和社區建設,以及作者們提出的問題,可以而且應該由未來的研究人員填補。總而言之,這本書涉及了廣泛的問題,包括現代佛教社區 、線下和線上; 虛擬空間,工具性的和神聖的;和人類行為,同時以其最古老的(宗教 )和最新穎的(互聯網)表現。對於那些對這些主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這肯定會具有很大的洞察力。

查看详情

频道历史

#0000 ibrojamanto = libro jamanto 愛書 人生不免會遇到種種問題、疑惑……能有良朋同探討固然好。不然透過書籍(其他人、先輩的智慧)而獲得啟迪亦是佳事。 此處所介紹者即為生活上遇到種種事、而有所感……從而就所曾涉獵、而網絡上有者予以對應而成……望能助己鞏固所學外、亦可助人令有所啟發…… (書得自網絡而共享、切勿作商業用途) friendship @telebookstall

查看详情

文件: 帝國落日.pdf

查看详情

講起螞蟻以前曾經看過一套小說《螞蟻三部曲》講述了在漫長的螞蟻族群戰爭中,褐蟻聯邦意欲成為螞蟻世界乃至整個地球的霸主與人類世界之間進行的血雨腥風、驚心動魄的故事。螞蟻這種老幼皆知且無人重視的微小昆蟲,在本書中被塑造成地球上兩大社會文明之一,並與人類社會文明相提並論。小說從地球生態平衡的高度,描寫了人類和螞蟻這兩大社會文明在確定誰是地球真正主人的競爭中,從接觸、衝突到合作的史詩般的過程,同時首次向人們徹底揭示了螞蟻社會文明既神秘迷人又驚心動魄的“地球內部世界”。作者依據精深的螞蟻生態學知識,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螞蟻稱人手指,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宏偉壯觀、不可思議的螞蟻帝國……現在想不到竟找到電子版👇

查看详情

文件: 蚂蚁三部曲.epub

查看详情

文件: 蚂蚁三部曲.mobi

查看详情

文件: 蚂蚁三部曲.azw3

查看详情